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资讯中心
  • 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的牛鼻子在哪里

    作者:jaminsu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15

      近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10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2-2015)》,提出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这被视为医改吹响了总攻的号角。然而,号角虽然吹响,但是突破口和路径却似乎并未明了。

      据统计,2009年,我国有公立医院1.4万余家,拥有床位数273万张、卫生人员346万人,分别占全国医院数、医院床位数和医院卫生人员数的71%、90%和91%.公立医院提供的诊疗和住院服务占全国医院诊疗和住院人次的90%以上。因此,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必须跨过去的“坎”儿。

      另外,公立医院改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对于医疗保障体系而言,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靠制度建设,但是资金的使用效率却有赖于医生之手,否则金山银山也可能被搬空吃尽;对于基本药物制度来说,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靠政策调整,但是若医院不愿意采购,医生拒绝使用,基药目录再长岂不也是白搭?

      难怪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称,“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明显缓解,医改的成效、政府的投入、群众的实惠、社会的评价都会大打折扣”。

      问题是,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医改的最难点。过去30年,在减轻财政负担和调动医院积极性的思路之下,政府对医院形成了“管而不办”的模式,甩手掌柜当得好不自在;一些医院、医生则充分利用医疗的特殊性,顺势大发其财。如今利益格局已然盘根错节,改革者已成改革的目标,重新安排谈何容易?

      财政投入不足是本轮医改的现实之一。从“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开始,政府日益将卫生事业当做包袱抛向社会。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财政投入的连年下滑。在极端的年份,卫生总费用的七成以上都由个人和社会承担。可是,与此同时,政府却把医院的人事权和医药的定价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如今,公立医院改革提出要“管办分开”,让政府担责、用力、放权,从原有上级主管部门命令式管理向现代意义上的依法监管转变。实践中,卫生部门对此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认识,也始终无从突破。

      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一些医院和医生也成为强势群体之一。在最初的年代,医院、医生对体制转变只能无可奈何地适应,“断奶”也的确带来一段痛苦时期,但很快一些医院、医生就发现了新体制的“美好之处”——在整个链条上,自己处于核心地位。处方权的垄断以及不规范给诊疗费用的压力有目共睹。

      如今,公立医院改革提出要“医药分开”,让医院、医生依规、守职、尽心,从原来靠大处方、大检查、过度诊疗吃饭向真正“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如果没有激励机制的牵引,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实践中,一些医院、医生也不那么愿意放弃碗中的肥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两会前指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最艰难,也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卫生部部长陈竺也多次强调:“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

      那么,现在有了绕过“坎”儿的好办法了吗?

      2010年年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出台,选取全国16个城市试点公立医院改革,为改革找探路。然而,从试点情况看,现在改革大多在围绕着外围项目转,如住院医师培训、信息化、医院管理等,对深层次的问题仍少有触及。所谓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具体实现形式仍不够具体。

      也有提出大思路的。今年“两会”期间,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提出了“卫生系统211”方案:挑选2000所县级医院,主要保护7亿农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由地方政府的财政来负担;挑选1000所医院,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运作,保证福利性;挑选100所医院——国家一级重点医院,代表国家级医疗科技水平等。其余的医院全部放开,允许社会资源进入。

      这个方案有些国企改革的味道:把最优质的资源纳入政府囊中,其余办不好、不好办的则放给社会。它操作性上的优势显而易见。界限一旦划定,不但财政一下子松快了,而且社会资源也找到了入口。不过,在当前的形势下,这种取向似乎不受欢迎。卫生部官方口径也多次否认公立医院改革会走国企的路子。

      陈竺和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则把重点放在了县级医院上。有消息说,县级医院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大规模启动在即。县级医院涉及面广,号称服务9亿人;阻力却相对较小,既得利益者实力略不足。只是公立医院深层次的矛盾明显在更高端之处。中医固然有“头疼医脚”之法,但用在医改上能否奏效却尚待实践证明。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动态]河北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五项重  [医学动态]全国三甲医院拟全面推进优质护理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0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