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理论教学
  • 改善智障患者易激惹症状 药物束手无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精神卫生科学领域又传出了惊人的消息:通过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证实,一直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智障患者易激惹症状、攻击性行为的抗精神病药物其实并无明显疗效。该项研究由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的PeterTyrer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实施,其具体结果公布在1月4日出版的《柳叶刀》(Lancet,371,57-63)上。

      基于这项研究结果对精神医学实践发出了极大的挑战,因而引起了英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心理诊所和护理院的严重关注。

      用药竟不如安慰剂

      据《柳叶刀》杂志报道,由英国伦敦帝国大学Tyr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选择了威尔士和澳大利亚的患者进行一个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共有86名智障患者入组,治疗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两个亚组,分别服用维思通或者氟哌啶醇),另一组使用安慰剂。研究结果出乎意外,研究人员分别在第4、12、26周时记录了这些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现在第4周时用药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攻击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以攻击性行为减弱为有效指标,有效反应率分别是:安慰剂组79%,维斯通组58%,氟哌啶醇组65%.

      近年来,医生开始逐渐将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某些行为障碍性疾病,即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镇静药给予患小儿注意力缺陷的患者、抑郁症的高校学生、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以及智力残障的病人。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两种抗精神病药物,维斯通和氟哌啶醇的年销售量超过100亿美元,占了治疗这类具有攻击性行为或易激惹症状患者处方用药的一半量以上。据统计,住院患者的平均用药率为22%~45%,社区医疗中心的用药率约为20%。

      除了试验中选择的上述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外,Tyrer教授还对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能的结果作了解释。他表示,除了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斯通或氟哌啶醇)外,也不能证明其他药物(如礼来的再普乐或阿斯利康的思瑞康)会更有效。“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用药组与安慰剂组之间显著的差异性,而不产生任何药效的安慰剂获得的实际效果更好。”

      Tyrer教授的课题组最后在研究结论中对既往已确定的诊治标准提出了质疑,他们提出既然抗精神病药物并非有绝对的确切疗效,因此对智障患者的易激惹症状、攻击性行为治疗的用药选择需非常谨慎。

      各家说法,孰是孰非

      对于Tyrer教授课题组所发表的研究结论,精神病学的专家们有各自的看法。部分专家表示,该项研究激起了对抗精神病药物是否应用过滥的学术争论。先前就有研究曾提出,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智障患者的攻击性行为、易激惹症状并不是“利大于弊”,因为除了不能肯定的疗效外,还涉及到不可避免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长、震颤、流涎等等。但是,迄今医生仍然没有足够的临床用药证据用于指导治疗。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副教授JohnnyL.Matson在同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评述,称该项研究是对智障患者攻击性行为、易激惹症状的治疗现状的极大挑战。Matson副教授指出,这一研究结果是否会导致常规处方的改变还是未知之数,但值得引起临床医生注意的是,须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及观察其可能出现的各种副反应表现,“否则,宁可弃用”。Matson副教授还提出,非药物治疗(如改变环境、行为治疗等)对于改善患者的易激惹症状同样有效。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专家并不认可Tyrer教授的研究结论,因为此前的药物临床研究曾证实维斯通可用于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易激惹症状。而在Tyrer教授的研究中,入组患者的特点是他们均为智商(IQ)得分很低的智障者(人群中有1.5%的IQ得分低于70,这是定义为低智商者的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可能因为智力缺陷而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变得易激惹和情绪暴躁,诸如对人大声呵斥,用自己的头撞墙,手击硬物,怒气冲冲地毁损周围物品等破坏性行为。

      另外,Tyrer教授课题组的其他几位共同研究者,分别来自威尔士大学、伯明翰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也表示,本研究结论并不是简单地被理解为抗精神病药物完全无益于改善患者的攻击性行为,“只是目前给予的常规用药剂量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明显,这一用药处方将不再能给患者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看来,面对智障患者的易激惹症状、攻击性行为,是用药还是“束手旁观”——这又成为了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艰难选择。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