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理论教学
  •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流行性斑疹伤寒呈世界性发病。在1918~1922年间,前苏联和东欧有3000万人曾患流行性斑疹伤寒,约300万人死亡。我国自1850年至1934年间,由于灾荒、战争等原因,曾发生15次较大的流行,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已大为减少,主要见于非洲,尤以埃寒俄比亚为多。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改善与防疫措施加强,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仅寒冷地区的郊区、农村等有散发或小流行。

      (一)传染源

      病人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唯一或主要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1~2天至热退后数天均具传染性,整个传染期约3周,但以第1周的传染性为最强。病原体在某些患者体可长期潜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时即增殖而导致复发。

      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人之外,飞行松鼠(flying squirrel)也是普氏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这种松鼠分布于美国东部及中部,松鼠间传播的媒介可能是虱或蚤,但使人受染的途径尚不明确。

      (二)传播途径

      体虱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主要媒介,头虱和阴虱虽也可作为媒介,但意义不大。蜱主要在动物间传播普氏立克次体,是否可传播于人有待进一步研究。

      体虱专吸人血,在适宜温度下行动活跃,易在人群中散布,当患者高热时即迅速逃离而另觅新主。受染体虱的唾液中并不含有立克次体,但当吮吸人血时同时排泄含病原体的粪便于皮肤上,此时立克次体可通过穿刺或抓痕处而进入体内。有时人因抓痒而将虱压碎,则虱体的病原体也可经抓破处而接种于皮肤内。干虱粪中的病原体可成为气溶胶而被吸入呼吸道中,或由眼结膜进入体内而发生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易发生气溶胶感染。有将虱咬碎坏习惯者,可因立克次体透过口腔粘膜而受染,通过尸检或输血而发病的机会极少。

      虱吮吸患者血液时将病原体吸入胃肠道,立克次体即侵入虱肠壁上皮细胞内,4~5天后细胞因肿胀过甚而破裂,于是大量立克次体进入肠腔,并随虱粪排出体外。一般在受染后7~10天也可延长至3周以上,虱本身也因感染所致的肠阻塞而死亡。虱体内的立克次体并不经卵传代。虱离高热病人及死亡者而趋健康人,因而有利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

      迄今为止,以病人为传染源,体虱为传播媒介这一“人-虱-人”的传播方式,仍是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三)易感者

      各年龄组对流行性斑疹伤寒均具高度易感性,15岁以下的儿童得流行性斑疹伤寒时病情较轻。据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轻型或不典型病例并不少见,一次得病后有相当持久的免疫力,偶可再次感染发病。除复发型斑疹伤寒外,复发(短期内)极少见。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流行以冬春季为多见,因气候寒冷,衣着较厚,且少换洗,故有利于虱的寄生和繁殖。流行性斑疹伤寒以往较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但近年来热带如非洲等地有较多病例报道。(医学教育网搜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