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理论教学
  • 登革热患者的症状及致病机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6

      由于登革病毒必须依赖蚊虫传播,因此在自然情况下,人类皮肤即是其唯一进入人体内的关口。当蚊虫的口器穿入皮肤,病毒即释放至叮咬处,再进入淋巴或血流。所以登革病毒进入人体后,进行复制的第一站应是皮肤。

      皮肤中最早被感染的则是皮肤的树状细胞,树状细胞由骨髓生成,存在于周边血液及淋巴器官内,约占所有单核球的1%左右,能呈现抗原以促成初期免疫反应。其次是皮肤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朗格汉细胞)或淋巴球。树状细胞及巨噬细胞虽然具有促成免疫反应的功能,实际上也是病毒增殖的场所。

      被感染病毒的白血球,沿循环系统散布至淋巴、肝、脾等处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然后在人体内再大量复制。因此在宿主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产生大量病毒颗粒,此段过程称为宿主的病毒血期,通常始于临床症状出现前二天,而止于症状出现后五天左右。从病毒进入患者体内,到出现临床症状约需五至八天,症状通常可持续五至六天。

      罹患登革热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恶心等,后期症状则有关节及肌肉疼痛、出红疹,严重者甚至出血、休克或死亡。和许多其它由节肢动物为传媒的病毒感染情形相似,有相当高比例的被感染者仅有初期症状,甚至呈现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当患者的血液出现足量的中和抗体时,病毒逐渐被清除殆尽,患者亦进入康复期。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因此患者对同一血清型的病毒有终身免疫能力。

      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症候群)除了会出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外,因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在发病后三至七天血浆大量渗出、血小板遽减,死亡率高达5~15%。从组织学的观察,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组成血管壁)并未被破坏,因此患者的内出血现象,可能是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所造成,而非血管结构受损所致。至于引起疾病的确切原因目前仍无定论,但可能和不同血清型的二次感染,或是所感染病毒品系的毒力强弱有关。登革热的流行通常与病媒蚊孳生关系密切,而蚊子传播登革热的机制十分复杂,然就生物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倒是个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无论是病毒与宿主(包括人和蚊子)之间的关系,或是彼此间的交互作用,都仍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奥秘,而抑制病毒传播的良方,也许就蕴含其中,有待识者勇闯藩篱,深入探索。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