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执业药师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作者: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7 13:35: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机制:降低心肌自律性,特别是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消除折返。

  1.降低自律性

  三种机制:

  ①降低4相舒张去极化速度。

  ●快反应细胞: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主要是抑制4相Na+内流;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等,主要是抑制4相Ca2+内流;

  ②促进K+外流,增大最大舒张电位;

  ③提高阈电位。

  2.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减少早后除极:早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2、3相(钙内流,A)。通过促进或加速复极,或抑制早后除极上升支的内向离子流,或提高阈电位水平,或增加外向复极电流以增加最大舒张电位等;

  减少晚后除极:晚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4相(钙超载、钠内流,B)。减少细胞内Ca2+的蓄积,钙通道阻滞药;抑制一过性Na+内流,如钠通道阻滞药,利多卡因等。

  3.改变膜反应性、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

  奎尼丁: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发展为双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激动。

  苯妥英钠: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阻滞,因而消除折返激动(图25-2)。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延长ERP.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物:缩短ERP和APD(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程度较ERP更显著,ERP/APD比值增大,有效不应期相对延长,有利于减少期前兴奋和消除折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