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临床医师
临床业医师《神经病学》运动系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临床业医师《神经病学》运动系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5 0:21:2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一、躯体运动的分类

  随意运动:由于大脑皮质支配而发生的复杂精细动作,特别是手指的运动(例如弹钢琴、拉提琴、编织毛衣等等)以及有目的性的动作(运用),受意识支配,非先天的。

  不随意运动:自动的反射性运动,机体适应外界的最低的"本能"活动,与生俱来的,如内脏运动。

  随意和不随意躯体运动均是通过支配脊髓α-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而控制运动的。下运动神经元是运动的最后通路。

  二、锥体系统的组成

  (一)3部分:

  中枢部分: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

  传导部分:锥体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脑干束)和脊肌束。

  周围部分:肌肉运动终板。

  (二)2级神经元传导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脑干的躯体运动核、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下行纤维(脊肌束)。

  1.皮层中枢: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

  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

  仅3%起源于中央前回第五层的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而绝大部分起源于中央前回第五层的其它锥体细胞。

  起源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的神经纤维:直接支配四肢远端肌的α-运动神经元;与手精细运动有关。

  其它锥体细胞起源神经纤维:有中间神经元参与,间接控制运动。

  2.锥体束:人锥体系统神经纤维约100万根。

  巨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半卵圆中心和内囊——内囊——中脑——脑桥——延髓——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和前根——周围神经和肌肉运动终板

  三、运动传导束在神经系统各部的排列

  (一)运动皮层中枢:大脑皮层中央前回(Brodmann第4域),倒置人形。上部:下肢,旁中央小叶前部-膝以下及会阴;中部:躯干、上肢;下部:头、面交叉支配:支配对侧肢体运动

  皮质投射区与体表面积不成比例,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精细运动-大〔手〕,语言-大〔口〕

  (二)传导部分(锥体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s)、皮质脑干束(除了面神经核下部与舌下神经核外,其他颅神经运动核均接受两侧大脑皮质的支配)。

  在内囊走行:皮质脑干束——膝部。皮质脊髓束:后肢的前2/3部,上肢:前,躯干:中,下肢:后。

  在中脑走行:大脑脚中3/5部。皮质延髓束:内侧;皮质脊髓束:外侧。上肢:内;躯干:中;下肢:外。

  在脑桥走行:脑桥基底部,纤维分散。上肢:内上方,下肢:外下方。

  在延髓走行:锥体——上肢:背侧,下肢:腹侧。

  皮质延髓束,不断发出纤维终止于运动性颅神经核

  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前束

  75%~90%锥体束在锥体下部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对侧),皮质脊髓侧束也有少量同侧纤维;25%~10%锥体束在锥体下部不交叉,形成同侧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可缺如,罕见含有全部锥体束纤维。

  在脊髓:外-内:骶腰胸颈,与脊髓丘脑束相同

  皮质脊髓侧束——上肢:内;躯干:中;下肢:外。

  上肢(颈膨大C5-T2)50%.躯干(T3-T12)20%.下肢(腰膨大L1-S2)30%.

  皮质脊髓前束一般仅达上胸部(T6),小部分支配同侧,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支配对侧,支配躯干肌,上肢近端肌和颈肌的运动核。

  一侧损害,因皮质脊髓前束双侧分布,不出现躯干(呼吸)肌瘫痪。

  (三)前角细胞:

  在脊髓形成6个细胞柱或群。

  躯干肌肉——前内侧细胞群:脊柱浅肌、腹壁某些肌。

  后内侧细胞群:脊柱深肌。

  四肢肌肉(仅见颈膨大和腰膨大)

  前外侧细胞群:肢体近端和中间段的伸肌和展肌。

  后外侧细胞群:肢体近端和中间段的屈肌和收肌。

  后后外侧细胞群:肢体远端肌。

  隔肌(颈段C3,4,5)、会阴和肛门周围肌(S3-S5):中央细胞群。

  (一)临床意义

  1.几个名词的解释

  单瘫(monoplegia)——单一上肢或单一下肢的瘫痪。

  脑性偏瘫(hemiplegia)——单侧下部面肌、颏舌肌与上下肢的瘫痪。

  脊性偏瘫——单侧上下肢的瘫痪。

  上截瘫(paraplegia)-两侧上肢的瘫痪。

  下截瘫-两侧下肢的瘫痪。

  四肢瘫-两侧上下肢的瘫痪

  2.单侧支配——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双侧支配——习惯上不分左右总是同时进行运动的肌肉,如眼肌(3,4,6)、咀嚼肌(5)、咽喉声带(9,10)、额肌(7)、颈肌(11)、躯干肌等。

  3.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表现为瘫痪肌肉张力增高-折刀样、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前角细胞或运动性颅神经核及周围神经受损,引起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在皮质下白质及内囊处,锥体束病变引起的偏瘫,常是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上肢伸肌比屈肌重,下肢屈肌比伸肌重。

  四、锥体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一)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又称下运动神经元麻痹或周围性瘫痪。

  1.脊髓前角损害: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如:L3,L4病变引起股四头肌驰缓性瘫痪,C5病变引起三角肌驰缓性瘫痪。

  临床疾病:急性病变: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一般无肌束颤动)。慢性病变: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手小肌肉萎缩常见于脊髓空洞症——脊髓前角损害,伴痛触觉分离。

  2.前根损害:瘫痪的分布呈节段型。如:腰5前角损害引致胫前肌瘫痪。临床疾病:髓外肿瘤,椎骨病变。但后根也常同时受损——根性疼痛(后根受损表现)。

  3.周围神经损害:支配的肌肉发生周围性瘫痪,常同时出现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某些金属中毒可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如铅中毒可引起桡神经麻痹,出现腕下垂,及局部感觉障碍。

  (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

  1.皮层型运动神经损害: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

  损毁症状:单肢(上肢,下肢,或面部的肌肉)瘫痪。对侧性。

  刺激症状:Jackson癫痫-从口角或拇指抽搐开始,扩散至整个肢体和/或全身。

  临床疾病: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

  2.内囊型运动神经损害:"三偏"征

  对侧偏身性瘫痪(传导束型或中枢性)一侧下部面肌、颏舌肌、上下肢中枢性瘫痪,但躯干肌不瘫痪。

  对侧偏身性感觉障碍:。

  对侧同向偏盲:视放射。

  临床疾病:脑血管病,脑出血,内囊部。

  3.脑干型:交叉性瘫痪。

  脑干运动神经核受损:病灶同侧的颅神经麻痹。

  已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病灶对侧的中枢性瘫痪。

  中脑大脑脚Weber综合征:病灶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处于外下斜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视出现),病灶对侧下部面肌,颏舌肌与上下肢瘫痪。

  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水平损害——本侧展神经和面神经瘫痪,对侧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4.脊髓横贯型损害:3大主征

  损害平面以下截瘫,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各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

  (1)脊髓休克症状:见于急性脊髓横贯型损害的早期(一般3~4周)

  先表现下运动神经元麻痹,肢体弛缓性瘫痪。后表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临床疾病:急性脊髓炎,晚期脊髓肿瘤,脊髓外伤。

  (2)不同部位的脊髓横贯型损害:

  颈膨大以上脊髓损害(高颈段病变)四肢中枢性瘫痪,因膈神经也损害,出现呼吸肌瘫痪。

  颈膨大(C5-T2)损害: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C8~T1脊髓侧角损害,出现Horner综合征。

  颈膨大以下,腰膨大以上脊髓损害(胸段)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剪刀型步态(痉挛步态,划圈步态)——轻度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1-S2)损害: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腰膨大以下即圆锥(S3-S5,尾1)损害:无四肢瘫痪,但大小便障碍,骶部及肛门周围皮肤感觉障碍(马鞍状分布)。

  马尾(L1锥体以下)

  5.脊髓半侧型损害:Brown-Sequard综合征

  损害平面以下:

  同侧中枢性瘫痪-(没有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

  同侧深感觉障碍——(没有交叉的)后索受损;

  对侧痛温觉障碍——(交叉后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但两侧触觉均保留。

  临床疾病:脊髓压迫症:如脊髓外肿瘤,脊椎骨折

  6.脊髓传导束性损害

  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原发性侧索硬化。

  脊髓前角细胞加锥体束损害,临床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

  锥体束加后索损害,临床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

  7.上运动神经元损害(锥体束受损)的特点:

  对侧下部面肌,舌肌及上下肢体肌肉瘫痪,但躯干肌肉,眼肌等瘫痪不明显(因双侧锥体束支配);肌肉瘫痪远端比近端重;瘫痪肌肉的张力呈痉挛性增高(表现屈肌和伸肌张力增高不平衡。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较著。被动运动时,开始阻力大,一旦关节启动后,阻力就迅速下降,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肌肉萎缩不明显;腱反射亢进和皮肤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传导正常;肌电图: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无肌束颤动;有病理反射(为锥体束受损最可靠的表现)。

  8.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鉴别诊断

类型
鉴 别 点
中枢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周围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病变所在
皮质脊髓束或皮质延髓束
脊髓肌肉束或延髓肌肉束
肌力
单瘫、偏瘫、截瘫(以整个肢体为主)
节段性完全性瘫痪(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痉挛性)
减低或丧失(驰缓性)
肌容积
晚期可有广泛性废用性肌萎缩
有明显限局性肌萎缩
肌束颤动
腱反射
亢进
减低或丧失
病理反射
电器检查
无变性反应
有变性反应
临床疾病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偏瘫
进行性脊性肌萎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