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临床医师
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5 0:25:3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1)病理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主干,再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左旋支。病变常呈节段性、多发性分布,在血管横切面上,病变处内膜呈半月状增厚,管腔狭窄。

  (2)类型

  ①心绞痛。由于心肌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发作性疼痛或紧迫感、压榨感。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每次发作一般持续3~5分钟,经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数分钟后缓解。发作常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寒冷、暴食等,但也可无明显诱因。心绞痛发生的机理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合并了冠状动脉的痉挛;或由于运动及其他原因使心肌耗氧量急增,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心肌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心脏的传入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若兴奋扩散至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表浅神经,可引起疼痛放射。

  ②心肌梗死。指局部心肌由于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坏死。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又并发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冠状动脉持久性痉挛等,而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阻塞所致。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多见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其次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分,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少数发生于左心室侧壁,相当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心肌梗死起病较急,迅速出现心前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梗死区坏死物质被吸收,可有发热、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流,使血清中这些酶浓度升高。如病人渡过急性期,常发生以下并发症: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休克;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及栓塞。

  ③心肌硬化。即广泛的心肌纤维化。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心肌长期慢性缺血,心肌细胞萎缩,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2.脑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环最严重。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脑组织可因长期供血不足而萎缩。如并发血栓形成,可致相应部位脑组织梗死,部位多在内囊、豆状核、尾状核、丘脑等处。严重者可致失语、偏瘫,甚至死亡。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致小动脉瘤形成,破裂时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3.肾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肾动脉开口处或主干近侧端。由于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相应区域的肾组织缺血、萎缩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若动脉内并发血栓形成而致血管闭塞,则造成供血区域的肾梗死。机化后形成较大的凹陷瘢痕。瘢痕使肾缩小,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