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临床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肾脏的排泄功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5

      部分基本概念

      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

      A.致密斑

      B.系膜细胞

      C.间质细胞

      D.颗粒细胞

      E.感受器细胞

      答案:本题选D。

      球旁细胞

      当肾血流量增加时,肾小球滤过率也增加,流经远曲小管的小管液量也增加,致密斑部位NaCI含量升高,致密斑发出信息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局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口径缩小,阻力增加,从而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原来水平。相反,当肾血流量减少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流经远曲小管的小管液流量减少,颗粒细胞释放肾素减少,血管紧张至少Ⅱ生成减少,入球小动脉收缩变弱,口径变粗,阻力减少,肾血流量恢复至原有水平。

      肾致密斑的作用是直接感受:

      A.肾血管血压变化

      B.肾血流Na+变化

      C.肾小管内压变化

      D.肾小管液Na+含量变化

      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答案:本题选D。

      致密斑是远曲小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胸,呈高柱状,使管腔内局部呈现斑纹状隆起,一般认为致密斑一种化学感受器,能感受小管液中Na+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至球旁细胞(也称为肾近球细胞),从而调节球旁细胞对肾素的分泌。

      球管平衡是:

      A.近端小管对滤过率的重吸收率为65%~70%

      B.肾小球滤过率等于肾小管重吸收率

      C.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为65%~70%

      D.肾小球滤过率随肾小管吸收率而变化

      E.远曲小管重吸收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答案:本题选A。

      滤过分数指下列哪一项比值:

      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

      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

      答案:本题选A。

      滤过分数是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为19%,表明经肾的血浆有19%由肾小囊内生成了原尿。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血液中包含了各种血细胞,血细胞是占有体积的,但血细医学教=育网原=创胞是不会从肾小球滤过的,在计算滤过分数时不能考虑血细胞所占的那部分体积

      肾小球滤过率是:

      A.一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B.一个肾生成的原尿量

      C.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D.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E.一个肾生成的终尿量

      答案:本题选C。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全身动脉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囊内压

      D.囊内液体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答案:本题选E。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内液体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率: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血浆流量。

      肾小管的重吸收

      生理学教材中有如下描述:CL-大部分是伴随着Na+主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近端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形成小管内的负电位。管内外的电位差促使小管液中负离子如HCO3-或CL-顺电位位差被动重吸收,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同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也被重吸收,使小管液中的CL-浓度比周围间质中高20%-40%,管内外CL-的浓度差造成CL-的被动重吸收。

      Na+在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都能被重吸收。

      CL-大部分是伴随着Na+主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

      水以渗透的方式被动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K+在近端小管和髓袢重吸收,远端小管除重吸收外还能分泌K+

      肾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在近端小管中被全部重吸收。

      Ca2+经细胞旁和跨细胞两条途径被重吸收。

      问题:关于肾小管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

      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答案:本题选E。

      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发生于:

      A.近球小管

      B.髓袢

      C.远球小管

      D.集合管

      E.各段肾小管

      答案:本题选A。

      原因:从微穿刺实验表明,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仅限于近医学-教育网-原创球小管,尤其是在近球小管前半段,其他各段肾小管都没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近端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为:

      A.低渗性重吸收

      B.等渗性重吸收

      C.高渗性重吸收

      D.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E.受醛固酮的调节

      答案:本题选B。

      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

      A.以HCO3-的形式吸收

      B.以CO2的形式吸收

      C.主要在远曲小管进行

      D.滞后于Cl-吸收

      E.不依赖于H+的分泌

      答案:本题选B。

      肾小管对H+分泌增加不引起:

      A.Na+吸收增加

      B.HCO3-重吸收增加

      C.NH3分泌增加

      D.K+分泌增加

      E.水排出增加

      答案:本题选D。

      肾小管对H+分泌是和对钾离子的重吸收相偶联的(氢钾交换),故H+分泌增加会引起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增加。

      导读三:肾脏的体液调节

      血管升压素对肾脏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台管对水的通透性

      B.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D.促进近端小管对水重吸收

      E.保Na+、排K+,保水

      答案:本题选A。

      血管升压素通过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对尿量产生明显影响。当缺乏血管升压素时,细胞内cAMP浓度下降,管腔膜上含水通道的小泡内移,进入上皮细胞胞浆,上皮对水的通透性下降或不通透,水的重吸收就减少,尿量明显增加。 体内血管升压素释放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K+排Na+

      B.保Na+排K+

      C.保Na+保K+

      D.保Na+排H+

      E.保K+排H+

      答案:本题选B。

      醛固酮能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Na+及排出K+,同时刺激胃粘膜、唾液腺和汗腺吸收Na+,使血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维持血容量。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的的范围是80mmHg-180mmHg(10.7kpa-24kpa)。当动脉血压降至80mmHg以下时,肾小球的滤过率随之下降。当动脉血压降至40mmHg-50mmHg以下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可下降到零,尿液生成停止。(50÷30)×4=6.66kpa。只有A可选。

      问题:肱动脉收缩压下降至多少kPA,以下时肾小球滤过基本停止

      A. 8.0kPA

      B. 9.0kPA

      C. 10.0kPA

      D. 11.0kPA

      E. 12.0kPA

      答案:本题选A。

      渗透性利尿

      小管液中未被吸收的溶质浓度增高可使水的重吸收减少。

      在近端小管,小管液是经等渗的方式被重吸收的,也就是说,水伴随溶质一起被除数重吸收,因此水的重吸收受溶质重吸收情况的影响。如果在小管液中存在较多不易被重吸收的或未被重收受溶质,则水的重吸收就会减少,尿量随之增加。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管液内未被重吸收的溶质形成一定的渗透浓度,从而保留一部分在小管内,这种现象被称为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同时,小管内Na+的重吸收要求在上皮的两侧有一定Na+的浓度差。因此当小管液中溶质过高而使水的重吸收受限时,小管液中Na+浓度就相应的降低,使肾小管小皮两侧Na+的浓度差降低,因此Na+的重吸收减少,于是较多的Na+被滞留在小管液内,并通过渗透作用留住相应的水。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