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综合辅导
口腔黏膜病学的沿革——口腔执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口腔黏膜病学的沿革——口腔执业
作者:jaminsu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4 18:48: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我国对口腔黏膜病的研究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0年)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有“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的记载。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对“狐惑病”(类似现代的白塞病)的讨论,至今仍有临床价值。宋、元、明、清各代的名著中对口腔黏膜病都有许多描述,如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记录的专治唇舌疾病的方剂就有37种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发表的口腔黏膜病学术论文初期以临床研究和病案为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后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有较多进展。而口腔黏膜病学的研究在我国取得长足的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当时。在卫生部及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的领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即原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京医院等8个单位共同组成了以许国祺教授为组长的口腔白斑病和口腔扁平苔藓及其癌变防治协作组。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口腔黏膜病研究协作组。在“两病”协作组的领导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几个口腔黏膜病的研究与防治中心,在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此基础上,1988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学组。199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在成都成立,它是我国口腔黏膜病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为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黏膜病学正作出积极的贡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2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