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资讯中心
  • 社区养老需向老年护理服务延伸

    作者:jaminsu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0

      近日,民意中国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数网友认为,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赡养多位老人以及与父母分居,使他们照护父母力不从心。50.9%的网友认为未来养老应该以居家为主,43.5%的网友希望在社区建立更多老年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凤芝指出,没有社区服务支撑,老年人居家照护和养老就是一句空话。但是,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怎么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社区没有医疗护理就没法养老

      每天早晨,步履蹒跚的老人们和年轻人一块艰难地挤进公交车,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工作单位,而是医院或公园——看病买药和散步健身是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但这种需求要实现却得经过好一阵折腾。

      我国现有老年人1.78亿,多数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其中近半数患有慢性病,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他们有着极大的医疗护理需求,却得不到方便和满意的服务。

      “一边是身体带病的老年人,一边是工作繁忙的年轻人,子女白天要上班,无法陪护老人看病就医。”马凤芝指出,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家庭的小型化与空巢化使老年人很难得到居家照护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是结合在一起的,要实现居家养老,必须要有一个社区照顾体系来支撑。”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老年人护理要逐步向社区延伸,社区卫生机构要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和临终关怀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以前社区里儿童多,于是就有托儿所,现在社区里老人多,自然也需要托老所。”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于普林教授认为,社区卫生服务要转向老人,建立社区医院、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综合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需提高可及性

      老年人需要的是便捷的服务,大医院常常离家较远,且人满为患,老年人挤公交、排队挂号,太劳损身体。但是,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不足以及可及性不强,使老年人有苦难言。

      天津市一位83岁的老婆婆发烧,到附近的卫生服务站就诊,但是社区医生却以“卫生服务站内没有急救设备,一旦老人出现危险无法急救”为由,未予以诊治。

      “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很多只能打打针吃吃药做做体检,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老年人的需求,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于普林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不足使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机构缺乏信任,医疗需求于是更加向大医院倾斜。

      卫生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860个,乡镇卫生院379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只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量的2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使用率仅为54.4%,社区卫生机构的可及性与利用率很低。

      “我国自2009年起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但在很多社区,健康管理仅仅是健康体检。”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铁梅教授强调,社区卫生机构要切实提高可及性,提升服务功能。“如果出门500米内就有社区卫生机构,而且能提供需要的医疗服务,老年人还会往大医院挤吗?”

      老人信任的社区医生更应是朋友

      “老百姓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信赖造成的,社区医生要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随时能给老年患者正确的指导,建立信任关系。”于普林指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完善卫生设施的同时,更要加大对社区医护人员的培养,改善医患关系。

      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是长期的,因此,社区医生和老年人的关系也是长期的。“这种关系不是看病关系,不是消费关系,而应该是朋友关系。”于普林认为,社区医生的角色不是付钱看病的医生,而应该是老年人的胜似亲朋的亲切照护者。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加强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

      张铁梅认为,要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在校培养、在职培养和在岗培养,同时,还要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待遇。而对老年人而言,则需要提高社区医疗的医保报销比例,进一步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留在社区。

      社区老年护理服务要有制度设计

      社区服务给老年人居家治疗和养老提供了一个照顾体系,这个体系需要多专业多学科的合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马凤芝认为,在社区医护人员之外,社区照顾体系需要人际连接和社会资源连接,这个连接角色应该由社区工作者承担。

      社区工作者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状况,评估他们的需要,将不同专业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并监督跟踪服务的实施效果,随时调整老人的服务计划。

      “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同,社区卫生服务需具有层次性。有些老人活动不便,需居家护理,白天可来社区日间照顾中心;有些老人需密集的医疗照顾,可通过建立社区老人护理院实现;对于临终老人,社区需提供长期的观护服务……”马凤芝说,“在这个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里,社区工作者作为满足老人需要的多种资源的连接人,把这些社区服务有效地串联起来。”

      然而,我国的社区工作者尽管已经职业化,但一直没有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缺乏专业训练、角色定位不清,给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带来困难。

      “合格的社区工作者需具备专业的训练背景,应该懂老年生理心理知识、人跟社会环境的互动、社会组织与结构的运作等,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马凤芝认为,目前的社区照顾工作缺乏制度设计,导致社区工作者定位不清,没被当作专业人士看待,被行政事务所累,无法发挥出专业优势。

      “十八大强调顶层设计,社区服务需要一个明晰的制度设计,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使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马凤芝建议。

    光明日报

    分享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动态]我国修法要求发展社区养老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0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