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会员中心·设为首页·下载·社区·百度·谷歌
  • 默认
  • 淡蓝
  • 宁夏
  • 新绿
  • 竹韵
  • 水墨
  • 星空
  • 奥运
  • 咖啡
  • 紫色
展开

资讯

图片

下载

健康

考试

搜论坛

执业药师
  • 2007年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药理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作者:jaminsu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7

      ☆ ☆☆☆考点1:药物剂型、剂量及给药途径

      1.药物剂型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与消除

      一般来说,注射剂比口服制剂的起效快且疗效更为显著。在注射剂中,水溶性注射剂吸收较油溶性注射剂和混悬剂快,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在口服制剂 中,溶液剂比胶囊和片、散剂更易吸收。此外,有些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制成的制剂也可对药物的疗效产生明显的影响。

      2.药物剂量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

      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或浓度时,作用强度不一样,有时可作不同的用途。如催眠药小剂量可产生镇静作用,增加剂量有催眠作用,剂量再增大可出现抗惊厥作用。

      3.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有些药物在体内有较强的首关消除,口服给药时疗效很差甚至无效,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对于这类药物应考虑采用其他途径给药,如硝酸甘油采用舌下给药。

      依药效出现的快慢,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给药>贴皮给药。

      4.给药的时间和次数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般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且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

      ☆ ☆☆☆☆考点2: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上在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常常需要采用联合用药,即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其不良反应。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1.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动学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被另一种药物所改变,使前者的药动学行为发生明显变化,其结果是联合用药后药物的半衰期、药峰浓度和药峰时 间、血浆蛋白结合率、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等均有可能发生改变。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1)影响药物吸收。包括药物间的吸附和络合作用;影响消化液的分泌或改变其pH值;加速或延缓胃排空。

      (2)影响药物分布和转运。许多药物在血浆内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主要通过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而产生分布和转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临床上许多药物与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力和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如水合氯醛、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和保泰松等。

      (3)影响药物生物转化。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酶主要是肝脏的P450酶,P450酶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被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变化必然会对药物的生物转化产生影响,从而使药物的效应产生相应的变化。

      (4)影响排泄。许多药物在体内主要由肾脏排泄,药物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而进入肾小管,进入肾小管的部分药物可在肾小管被再吸收,其余的部 分则随尿液排出体外。药物由肾小管分泌进入肾小管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转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特殊的载体且具有可饱和性,因此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通过相同机制 分泌的药物合用时,就会发生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可以竞争性地抑制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泌而减少其排泄,从而起到增效作用。此外,改变尿液的pH值 可以影响药物的解离度进而影响到药物的再吸收,使药物的排泄加速或减慢。临床上常利用上述原理解救药物的中毒,如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的排泄,用于酸性 药物的中毒治疗,常用于碱化尿液的药物有碳酸氢钠、乙酰唑胺、枸橼酸钠等;反之,酸化尿液可加速碱性药物的排泄,用于碱性药物的中毒治疗,常用于酸化尿液 的药物有氯化铵、水杨酸等。

      2.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联合用药后发生的药物效应的变化,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现药效的增强或毒副作用减轻,这一结果是临床所期望的,这正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是出现效应的减弱或毒副作用的增强,这对药物的临床疗效是不利的,应加以避免。

      (1)协同作用。指两药合用后可使药物的疗效或毒性较单一用药时有所增强。包括①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当两种药理作用相 同但作用部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合用时,就会出现药效的协同作用,其结果是联合用药时的作用大于两药单用时的作用总和;②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 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③敏化作用: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如排钾类利尿药与强心苷合用时,利尿药可以增加心肌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易导 致心律失常。临床上联合用药若使用不当也可导致毒副作用的协同,如抗震颤麻痹药苯海索与三环类抗忧郁药合用时,可发生抗胆碱作用的协同作用而导致严重的不 良反应。

      (2)拮抗作用。指一种药物的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拮抗,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常见于药物受体的拮抗药与激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作用常被 用于药物的中毒治疗,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用阿托品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M样症状。又分为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等。[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 ☆☆☆☆考点3: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年龄

      药物作用的年龄差异主要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表现,这是因为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等)与年龄有关。儿童正处于机体的发育和快速生长阶段, 其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一般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易于出现毒副作用,因此儿童应减量用药。老年人的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器 官的功能明显衰退,一方面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明显降低,可使血药浓度过高或作用持续时间过于持久而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另一方面对许多药物的耐受性 较差,也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老年人的用药也应慎重,一般应减少用药的剂量。

      2.性别

      药物反应的性别差异没有年龄差异那么明显,多数药物的效应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些药物的体内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对药物的效应产生间接 的影响。女性在妊娠最初的3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能引起致畸的药物;临产前禁用吗啡等镇痛药,因为可抑制胎儿的呼吸;哺乳期用药避免用影响婴儿的 药物,因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

      3.遗传因素

      遗传变异是造成药物的效应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100多种与药物效应有关的遗传变异基因。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对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的影响所致。

      (1)对药动学的影响:而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必然会对药物的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表现为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酶,如肝P450酶、乙酰基转移酶等的代谢转化而消除。遗传变异可以使这些酶的含量或活性在不同的个体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而 对药物的生物转化产生影响。

      (2)对药效学的影响:有些病人由于遗传变异而造成伪胆碱酯酶缺陷,服用常量的琥珀胆碱后作用持续时间较常人延长数十倍,且易中毒。遗传因素还可使受体部位或某些组织器官解剖学出现异常、组织细胞代谢障碍而使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出现差异或异常。

      4.精神因素

      病人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等均有可能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如果病人能以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治疗,不仅能减轻对疾病痛苦的主观感受,而 且还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反之,如果病人以消极悲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就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对于某些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的治疗 (如头痛、失眠、神经官能症等)精神因素可以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很大的影响。

      安慰剂是用乳糖或淀粉等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制成与药物在形式上(如大小、形状、颜色)极为相似的空白制剂,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一般可达20%~30%,有时甚至可高达50%~70%.

      5.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可使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如利尿药对正常人的尿量无明显的影响,但可显著增加水肿病人的 尿量。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由于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可使某些药物的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相反,对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 减弱。肾功能不全者可使庆大霉素等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排出减慢,t1/2延长,易引起积蓄中毒等。营养不良者蛋白质合成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使药物作用增强,易引起毒副反应。

      6.机体反应性变化

      (1)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为耐受性,是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现象,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

      先天性是指有些患者在首次用药时就出现耐受性,这种耐受性可长期存在。

      后天获得性是指某些药物连续多次用药后可使机体对其产生耐受性,但停药后这种耐受性即可消失。

      快速耐受性是指有些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用药数次后出现耐受性,如麻黄碱和脑垂体后叶素等连续注射几次后即可迅速出现耐受性。

      交叉耐受性是指机体对某一药物产生耐受后,同时可对另一药物的反应性也降低,称之为交叉耐受性。

      (2)药物依赖性。是指某些药物长期连续使用后使机体对其产生药物依赖性,如某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表现为强迫性地连续或定期应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的反应。根据依赖情况药物依赖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心理依赖性。也称精神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使用药者产生一种要周期地或连续地用药的欲望及强迫性用药行为,以获得精神满足或避免不适感。这种类型的依赖性在中断用药后一般不会出现生理戒断症状。酒精和某些镇静催眠药常常会产生心理依赖性。[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 理]

      ②生理依赖性。也称成瘾性,是指由于反复用药而造成的一种机体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可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或症状并对躯体造成损害,称为戒断综合征。吗啡、可卡因、大麻等麻醉药品可使用药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成瘾性。

      (3)撤药症状。是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出现的症状。如果使疾病复发或者加重,称为反跳现象。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突然停药不但产生肌痛、关节痛、疲乏无力、情绪消沉,还可使疾病复发或加重。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辅导精华]抗胆碱药的分类-执业药师辅导  [辅导精华]药物动力学重要参数-执业药师考试…
    [辅导精华]灵芝的药理性能-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银杏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赤霉素的使用方法-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头孢唑啉钠的用药安全-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依托泊苷的临床应用-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喹诺酮类药物-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胰岛素的使用范围-执业药师  [辅导精华]轨道杂化简介-执业药师辅导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我要投稿 | 最近更新 |网站管理| 加入收藏
有害短信息举报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 版权所有 | QQ群: 208861788
Copyright © 2008 - 2020 pooso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006718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资源来源其他网站,
如果有些资源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处理!站长QQ:(1107044562) 邮箱:pooson@qq.com互联网安全